★ 独特优势:医学和统计紧密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始建于1950年,两年后成立统计学系,是新中国经济学科中设立的统计学系,2003年7月, 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多年来,本学科一直强调统计理论和统计应用的结合,不断拓宽统计教学和研究领域,成为统计学全国重点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也设在统计学院。拥有统计学和风险管理与精算学两个博士点,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学、流行病与 卫生统计学四个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下设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专业,是医学科学重要的基础学科和方法学科。随着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的数据分析需要更多统计学知识,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结合是一种必然,随着中国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医学领域都对量化分析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作为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结合的学科,在科学管理 和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专业面临着来自制药,医院等诸多领域的广泛需求。
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医学实验设计方法、比如卫生管理统计指标的设计与标准值问题,医院统计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医院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试验的观察方法、医学数据 统计处理的一般模型、多元统计分析及其稳健估计方法、多层结构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我院本学科坚持与国际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科发展方向接轨,面向实际,坚持将统计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解决医学中的实际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为适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同意,2020年在北京举办预防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培养掌握扎实的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学专业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同时具有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了解掌握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学专业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能较好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对人群健康与疾病以及医疗卫生领域中各种事件进行研究。具有在本领域能 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类别 | 课程名称 | 主考单位 |
题库课程 | 公共卫生导论 | 研究生院 |
高等统计学 | 研究生院 | |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研究生院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研究生院 | |
非题库课程 | 临床流行病学 | 学院 |
自然辩证法 | 学院 | |
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 学院 | |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应用 | 学院 | |
生存分析 | 学院 | |
生物统计 | 学院 | |
多元统计分析 | 学院 | |
试验设计与建模 | 学院 | |
流行病学分支学科介绍 | 学院 | |
定性数据研究方法 | 学院 | |
统计诊断 | 学院 | |
专业外语 | 学院 | |
全国统考 | 外语水平考试 | 省(市)学位办 |
注:课程设置按当年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标准调整。
![]() | 易丹辉,教授 职 务: 统计咨询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预测与决策。主要从事统计方法在经济、金融、保险、医疗、管理等领域应用的研究。 |
![]() | 金勇进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职 务: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抽样调查,应用统计,市场调查。 |
![]() | 贾俊平 副教授 开设课程:统计学(实用R语言)、数据分析与R应用、实用数据分析方法及案例 研究方向:统计方法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应用 |
![]() | 何晓群 教授 职 务: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开设课程: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统计学、广义线性模型 研究方向:应用数理统计、六西格玛管理 |
![]() | 杜子芳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现场统计学会抽样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意、市场和社会调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研究方向:抽样调查 数据处理 宏观概算;著作成果:杜子芳,1958年3月生于山东文登,经济学硕士。 |
![]() | 赵彦云 教授 研究方向: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等)、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创新指数及应用、互联网统计与大数据应用。 |
![]() | 金阳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分析结合各行业数据的实际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理论研究。大数据在商业、金融、经济领域的应用:征信、信用评分、股价分析预测等。 |
![]() | 刘文卿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讲师。 开设课程:试验设计、统计质量控制。研究方向:试验设计、统计质量控制。 |
![]() | 甄峰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 职务: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应用统计、竞争力、创新、国际金融、政府统计。 |
![]() | 杨翰方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开设课程:投资学(2013-至今)大数据分析统计建模(2015-至今)现代统计理论与方法选讲(2016-至今) 大数据商业分析 (2019) 金融计量学(2015-2017),研究方向:数据科学与应用、智能数据、有效市场构建。 |
![]() | 王星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兴趣:复杂数据问题的统计方法与技术研究;涉足领域:网络挖掘、金融分析、文献评价、数据质量等 |
![]() | 孙怡帆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职 务: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高维基因数据分析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社交网络结构和功能分析。著作成果:孙怡帆等译,统计学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
![]() | 张波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金融随机分析,金融高频数据分析,数理金融。 |
![]() | 蒋妍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职 务:院长助理。兼任职务:中国人民大学调查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工作经历:2001年-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抽样设计、非抽样误差、计量经济学。 |
![]() | 王瑜,副教授 职 务: 医学与生物统计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研究方向: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卫生经济和医疗保险等 |
![]() | 林存洁 副教授 开设课程:本科课程: 回归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生课程:生存分析 、生物统计模型选讲 、高等概率论 研究方向:生物统计,数理统计,生存分析,复杂数据分析 |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业务熟练,勇于探索,勤于学习。
2、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学习。
1、学制:两年,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考试:国家统考每年1次,学校题库考试每年2次,学院非题库考试随堂考或期末考。
3、上课时间:周末每月上一到两次,每次一到两天。
完成规定的学习项目并考试合格者,经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审核颁发结业证书。
学费33000元,书费、资料费、结业证书工本费自理。学费一次性交清;学员因故不能坚持学习,视作自动放弃学习,不退学费。
交付学校审核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身份证必须真实有效,若因证书不真实造成后果,一切责任由本人自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理工科技大厦 电话: 400-617-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