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64823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研教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简章

简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制:2年   学费:22000   上课地点:广东

专业概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硕士点下开设了法律语言学、英汉语言比较、跨文化商务交际等研究方向。2008年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在全国率先成功申报并第一个获批了商务英语研究硕士二级学科点。该学科点研究范围包括国际商务交际、商务英语语言、商务英语教学三个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围绕研究应用型的研究生培养定位,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娴熟的英语语言能力、坚实的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基础,掌握较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能运用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研究英语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语言文化现象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研究方向:

1.国际商务交际研究;

2.商务英语语言研究;

3.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课程设置:

我院研究生教学定位于培养研究应用型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商务英语研究专业主要课程:语言学、跨文化商务交际、国际商务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语篇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9月初确定学位论文题目,9月底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10月初写出论文工作计划。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撰写过程中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研究成果丰硕、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在编专业教师102人,100%的教师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85%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此外,学院还长期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或商务实战经验的外籍专家,教育国际化接轨程度高。

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含休学)。

学分要求:

本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28学分,其中:

1.学位基础课程7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6学分;

3.学位选修课程12学分;

4.前沿讲座1学分;

5.科研训练与教学实践2学分。

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一般在第二学期末完成。该考核以研究生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硕士研究生必须阅读完规定的著作和专业文献,并通过考试。考试未获得通过者必须延迟论文开题。考核合格者继续论文工作;对于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科研能力突出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按照学籍管理条例办理。

2.论文开题。

3.论文工作检查。

4.科研、学术活动。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专业要为硕士研究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展学科前沿讲座、开设文献阅读课等。要求每名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达到此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5.教学实践和科学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结束,指导教师给予相关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前沿讲座:旨在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专业要为硕士研究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展学科前沿讲座、开设文献阅读课等。要求每名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达到此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内容:听取学术报告,公开做学术报告,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中期考核必读书目:

1.Bhatia, Vijay K. 1993. Analysing Genre: 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NewYork: Longman.

2.Ellis, Mark.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Brown,G. and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UP, 2004.

4.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

5.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78.

6.Levinson,Stephen C.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7.Martin, J. R., & White, P. R. R. (2005).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8.Louis E. Boone and David L. Kurtz. Contemporary Business, 12th Edition,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 2005.

9.Nord,Chiristina张美方,王克非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0.Punch,Keith. 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London: Sage, 1998.

11.Ronald J. Ebert and Ricky W. Griffin. Business Essentials.(Fif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5.

12.Scollon, R. & Scollon, S. 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Oxford: Blackwell, 2001.

13.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15.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6.刘承宇.《语法隐喻的功能认知文体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17.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波特竞争三部曲),华夏出版社,2005.

18.温宾利. 《当代句法学导论》,外研社,2002.

19.叶兴国,《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0.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分享到: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学校位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地图 - www.yanedu.com

欢迎咨询

QQ咨询 王老师 刘老师
电话咨询 010-59648234
免费电话 立即免费通话

正在提交...
请输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打给您,接听免费!

如何称呼您:

您的电话:

扫描二维码
京ICP备09046824号
Copyright © 2004 - 2016 中国研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